文章见报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被人民日报等各大官微热转。沈阳网以“老人应不应该攒钱”为题做了调查,认为“不应该,健康长寿才是儿女最大的支持”占93%,认为“应该,人这一辈子就是为了孩子”占7%。
本报文章引发全国热议
身为高级工程师、退休金每月6000多元,平时菜刚熟就关火、旧床单都留着。本报报道张大娘过度节俭,有病不看,最后却给女儿留百万元存款的文章见报后,引发人民日报公众号、今日头条等几十家媒体关注,并开展了网友讨论。
今日头条有1600人参与了评论,人民日报公众号有10万多阅读量。记者发现,参与评论者的年龄段,20—60岁占80%,60岁—70岁占15%,其他年龄段占5%。
93%的被调查者认为:老人不应该过度节俭
沈阳网以“老人应不应该攒钱为题”做了调查,1000人参与了调查,其中认为“不应该,健康长寿才是儿女最大的支持”占93%,认为“应该,人这一辈子就是为了孩子”占7%。
其中,认为“不应该”的基本观点是,作为儿女最希望老人健康,大多数人担心“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情况,老人为了抚养孩子辛苦一生,到了晚年就应该关注健康、注重养生,希望老人们将退休金花在旅游度假、合理消费上。认为“应该”的基本观点是,老人攒钱给儿女花才有幸福感,这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不这样做老人心里过意不去。
记者盘点:网友对此事有五种观点
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阅读了几十家网络媒体网友们的评论。网友们普遍认为,文章反映的社会问题值得深入思考,媒体报道、专家观点、社会各界参与讨论会推进事情向好的方面发展。记者发现,网友们对此事有五种观点。
观点一:儿女要常回家看看,多多关心老人
老人生病两年,女儿还不到,女儿太粗心了,对老人健康关注度不够。老人独居,内心孤独,儿女常回家看看可以让老人体会到自己的价值感、存在感。女儿如果对母亲的病全然不知,只能说明她们只顾自己的小家。
老年人丧偶后最需要儿女陪伴,老年夫妻一方离世对另一方的打击是很大的,很多老人因此得了抑郁症,儿女们对突然丧偶的一方老人更要细心照料,用心陪伴。
观点二:老人拒绝治疗也有道理
老年人患癌症,尤其是晚期癌症,手术成活率不高。治病中的抢救费用、进入重症监护室的费用等,全下来的话,100万元可能就没剩多少了,即使这样还有治疗失败的可能。即使把这笔钱全用在治疗上,老人多活几年,但看到钱都没了,心中也会不舒服。现在治疗癌症的医疗费用太高了,老人拒绝治疗有道理。
观点三:老人不应攒钱,健康长寿才是对儿女最大的支持
这样的母爱太沉重。母亲有病瞒着子女,子女们是没办法知道的。儿女们有自己的家庭,也需要承担这部分的责任。即使子女知道了老人的病情,老人坚持不看,子女也没办法。老人不应该攒钱,健康长寿才是对儿女最大的支持。子女并不在意老人的遗产有多少。
观点四:过分节俭不是病,这样的老人是高尚的
记者看到很多老年读者也参与了评论。他们认为,人的世界观不同,对生活的追求不同,朴实节俭是一种习惯,不能说是病,这样的老人内心是高尚的。老人们认为,人不应该只为自己活,给儿女留遗产才是对儿女深深的爱。
观点五:老人也要坚持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很多单位都进行定期体检,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部分退休老人觉得体检麻烦,还需要儿女陪就放弃体检了。还有一部分老人认为体检没必要了,这么大年龄得癌症还能治吗?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
老年人定期体检可以了解身体状况,及时调整。早发现早治疗,有疾病早解决,这样才是真正为子女着想。
沈阳晚报、沈报融媒主任记者 吴强
责任编辑:李伟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