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显示,居民偏爱的前三位投资方式依次为:“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理财产品”、“基金信托产品”和“股票”,选择这三种投资方式的居民分别占比48.9%、20.2%和 17.4%。
这份报告在对全国50个城市2万户城镇储户进行问卷调查后,得出了上述结果。
此前,2018年第三季度,央行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理财产品”、“基金信托产品”和“股票”同样位列居民偏爱的投资方式前三名,分别占比48.3%、21.2%和17.3%。
对比来看,第四季度和第三季度的居民投资方式偏好基本一致,没有发生较大变化。
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江瀚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出现当下这样的居民投资偏好分布是意料之中的事,原因在于中国的投资市场还不太成熟。
“这种偏好分布体现出未来机构投资者或专业投资者在市场上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大,而散户的资金将会向机构投资者手中集中。”江瀚说,这其实反映出了理财市场快速发展的现状。
今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出现了下滑,那么未来居民的投资偏好是否会有所变化?
江瀚指出,今年银行理财利率下滑与整个市场流动性松缓有关。“随着市场流动性的松缓,整个投资市场的趋势并不会发生太大的改变”。
2017年第四季度,“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理财产品”(49.5%)、“基金信托产品”(23.9%)和“股票”(19.8%)同样位列居民偏爱的前三位投资方式,但同比来看,2018年第四季度“基金信托产品”和“股票”的居民偏好分别回落3.7和2.4个百分比。
“股票和基金偏好回落最重要的原因是受今年整个资本市场不太好的宏观因素影响。”江瀚进一步分析,无论是购买股票还是股票类基金、偏股型基金等具有一定风险性的投资基金,投资者肯定都会受到影响。在整个行情不太好的情况下,大家的风险偏好必然会降低。
“未来的话,如果行情好转,也会出现一定的调整。”江瀚称,具体而言,与宏观行情有很大的关系。(国际金融报记者 陈偲 实习生 吴林璞)